前言
秦淮河水蜿蜒曲折,浩浩荡荡,缓缓流淌。它濡养两岸黎民,催生六朝文明。
秦淮文化受吴文化的熏染,秀丽、委婉是秦淮文化的主格调。
钟山的崇高、俊秀;石城的沧桑、儒雅;扬子江的博大、永恒,始终影响着秦淮文化的发展。
调研秦淮文化是我的兴趣,评论秦淮文化是力不从心的担当。现以微文的形式陆续将调研的结果在我的公众号中发布,愿我的一孔之见,使朋友们有所收益。因知识有限,不妥之处,望诸位批评指正。
一、蜿蜒曲折的秦淮河
秦淮河是长江南岸的支流。汉代前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称秦淮。
秦淮河由南北两源汇成,北源为句容河,南源为溧水河,两源在南京江宁方山汇合成秦淮河干流后从方山出发,朝西北向奔流武定门,而后分为两支,一支流经城墙南侧,从西北方向汇入长江,此支秦淮河称为外秦淮河。另一支从东水关入城,蜿蜒曲折地从淮清桥下又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情况与十里秦淮关系不大,故不赘述)。偏南的一支经东园桥拐弯进入夫子庙景区,访名胜,探古迹,经西水关后直奔长江。秦淮河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距离为4.2公里,约10华里,为内秦淮河,俗称十里秦淮。
北源的句容河与南源为溧水河汇合成秦淮河干流 高祥生工作室摄影
秦淮河干流缓缓流向东水关 高祥生摄影
饱经风霜的东水关 高祥生摄影
秦淮河干流从东园桥拐弯进入夫子庙景区 高祥生摄影
十里秦淮流经夫子庙景区哺育芸芸众生,推生金陵文明 高祥生工作室摄影
十里秦淮沿岸的报恩寺与中华门隔岸相望 高祥生工作室摄影
十里秦淮浩浩荡荡的从西水关缓缓汇入长江 高祥生摄影
秦淮干流是十里秦淮的源头,是南京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哺育了秦淮河两岸的生命,濡养了南京数千年的灿烂文化。
二、六朝烟雨 十里秦淮
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聚集了名门望族、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商贾巨富、能工巧匠、名伶靓女。千百年间十里秦淮环境虽几度兴废,但神韵依旧、旧貌换新颜。
十里秦淮名胜古迹无数,它有世界闻名的七彩琉璃塔;有举世无双的中华门瓮城;有历经沧桑的愚园;有芳华犹在的白鹭洲公园。
新建的报恩寺遗址公园 高祥生摄影
傍晚的报恩寺遗址公园五彩缤纷 高祥生摄影
白鹭洲公园旧貌新姿容光焕发 高祥生工作室摄影
百年沧桑、历经弥坚的中华门瓮城 高祥生工作室摄影
愚园中的叠石与方亭雄姿勃发 高祥生摄影
这里有名仕王导、谢安的府邸旧貌以及曾经的朱雀桥;这里有文豪巨匠的吴敬梓、吴承恩的故居;这里有晋代遗风的古桃叶渡。
乌衣巷老屋新貌引人入胜 高祥生摄影
乌衣巷巷内神韵无限 高祥生摄影
吴敬梓相约学友在故居庭院中游戏的雕塑 高祥生摄影
古桃叶渡口、新秦淮河畔 高祥生摄影
绿荫、绿影簇拥下的古桃叶渡 高祥生摄影
这里有跨越南北两岸的文德桥、文源桥、平江桥。
更有闻名天下,影响百代的天下文枢夫子庙。……总之在这里信手拈来的都是文化瑰宝,将这些瑰宝串联起来的就是十里秦淮。这名胜古迹就像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使南京的城市面貌更加靓丽多彩。
兴建的十里秦淮更是多姿多彩、魅力无限。从东水关至西水关两岸,新建的民居,一律为现代中式风格,粉墙黛瓦、棂窗密布、封火墙高低错落,成排成排的民居疏密有致,点缀其中的亭、台、楼显得尤为突出。
在绿水、绿荫的簇拥下,两岸的河房建筑醒目靓丽。而河面上的倒影几乎就是岸上景致的拷贝,在波浪的涌动下显得更有韵味。
秦淮河上总是有川流不息的明黄色船舫,在绿色的河面上不紧不慢的行驶,所经之处留下一道道放射形的波浪,后面波浪挤着前面的波浪前行直至亲拂河岸的护壁后停息。
沿河的茶楼、酒肆中时有小曲声、琵琶声、三弦声穿出窗户,散落在河面上、河岸上、船舫中……这声音清脆、明净,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声音甜润、细腻,又似春风拂面袭人心。……当今在这春色中,我不禁发问:春光明媚,歌声喃喃的秦淮河畔,倘若朱自清重游秦淮河,他会不会增加《浆声灯影中的秦淮河》的内容。
秦淮河岸接踵毗邻的民居 高祥生摄影
秦淮河岸接踵毗邻的民居 高祥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