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学建筑摄影的

2017-10-27 02:16

我是怎样学建筑摄影的

How do l learn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今年8月我在南京老门东边营33号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会馆举办了个人风光摄影展,不少参加展览的人给了我许多赞美的话。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我是搞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是写设计类教科书,编专业设计规范的,怎么也能拍出一些不错的照片来,因此有人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建筑摄影的 ?有什么体会?开始我无语以答,思索后我认为自己学习建筑摄影有下列体会。


一、多拍拍,在实践中提高。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为了方便教师记录建筑形象分配给教师一些机械相机,并且让建筑系摄影房的朱家宝先生给我们上了摄影课。当时我对朱先生讲的内容似懂非懂,课后我问朱先生怎么才能拍好摄影作品?我问得很直率,朱先生回答得也很简单:“用差的机子反复练习,多拍拍多想想,慢慢就好了”。这话我听进去了,于是经常用一个国产相机拍一些静物之类的照片,但因为机械相机用的胶卷要花钱,印照片也要花钱,不能拍得太多,因此水平提高也不大。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内有了数码相机,虽然像素不高,但不妨碍大量、反复拍摄自己喜欢的景象。八十年代初我开始编写几本教科书,书中图片绝大多数都是我拍的,因为我觉得用自己拍的照片就可以避免产生版权问题,同时自己拍的照片更能符合教科书内容的需要。这段时间拍照片我很注意构图和主次关系。


2000年后我为了给演讲和讲课配图片拍了大量的建筑照片。我是每修编一本书,做一次讲座,每重新讲一次课都会重新做课件重新配图片,并且对图片的质量要求很严格,记得我在编写一本教科书时有一位责任编辑提出书稿中的照片像素较低,我立即表示重新拍摄,随后就去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北京、合肥等地拍摄数千张照片作为重新挑选的图片。我在编写《现代建筑入口、门头设计》一书时责任编辑提出街头的人多了,希望照片中的人少一些,那时没有P图技术怎么办,但我得想办法。于是我选择夏天最热几天的中午,在上海的南京东路、淮海路和南京的新街口、夫子庙拍摄,连续的工作使陪同我的学生晒得中暑……回想起那段时间我为配插图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我听了朱家宝先生“多拍拍、多想想”的话,摄影的构图、取景、明暗层次等方面处理有了明显的进步。



德国柏林新美术馆(贝聿铭设计)底层自动扶梯与隔墙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柏林新美术馆(贝聿铭设计)底层大厅与楼梯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柏林新美术馆(贝聿铭设计)美术馆中庭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二、多看看,采各家所长。

 我是一位草根摄影者,目前为止水平还很“菜”。但是我算是好学的,我好学的方法是多看、多分析,我用这种方法学习摄影确实使我的水平得到长足的进步。


记得我刚开始工作后就喜欢看我们系朱家宝先生的建筑摄影作品,他是原南京市摄影协会的主席。我对他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苏州古典园林》和《曲阜孔庙》中精美插图。朱先生对建筑、建筑环境中的主次关系、空间层次、明暗关系、整体色调的处理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至今仍可称得上建筑摄影作品的范例。


 后来我有三位同事的建筑摄影作品也都对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是皮志伟教授、曾琼副教授、罗戟教授,他们都是学艺术、教艺术的,很显然在他们的建筑摄影作品中都渗透了更多的艺术气息。我理解他们的作品与朱先生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朱先生的作品更多地强调表现客观对象的真实性,而皮教授、曾教授、罗教授的作品在表现客观真实性的同时强调主观的感受和认识,在色调、构图、明暗等图面效果的处理上更有特点。他们的作品无疑拓展了我对建筑摄影表现形式的认识。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有很多教师多才多艺,其中不少人爱好绘画和摄影。学院领导也专门组织过几次教职工的摄影作品展。每次展览我都认真观看了,我在展览上看到过王建国院士、陈薇教授、张宏教授的摄影作品,也在别的场合看到过张雷教授(现南大教授)、冯金龙教授(现南大教授)的建筑摄影作品……他们作品的内容、取景、构图、表现方法等丰富了我的建筑摄影知识,拓展了我的建筑摄影视野,无形地影响了我的摄影作品。


 近日我应邀去广州汕头市作学术演讲,期间我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五位校友:叶如棠(原建设部部长)、宋春华(原建设部副部长)、杜钰洲(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邹湖莹(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袁镔(清华大学教授、博导)联合举办的摄影展,我认真观看了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表现题材、表现形式、构图方式、色彩处理等都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深感他们不愧是清华建筑系的高材生,毕业后虽工作繁忙但学养积淀深厚,加上见多识广使得每件作品的图面端庄而大气,真是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摄影作品也如其人,同时更使我明白拍摄摄影作品外的各种修养的重要性。就摄影中的取景问题我请教了几位领导,他们也都坦诚地作了回答。事后我与杜部长作了较长时间的交流,我让他看了我的摄影作品,他毫无保留地给我提出了忠恳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


 另外这几年我与南京的设计师朋友多次结伴去国外游学。我的设计师朋友袁明、殷珊、李宽喜、王玮、何青、高贞、陈新芳、阮禹萍、张超等也都是建筑摄影的爱好者,有的也可称为高手。我经常观看他们的摄影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也学到不少知识,这也使我明白在我周围朋友中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总之,多看各家作品,拜各家为师必将收获多多。



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丹尼尔·列别斯基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丹尼尔·列别斯基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丹尼尔·列别斯基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丹尼尔·列别斯基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扬长避短拍好熟悉的题材

摄影的门类很广,要拍好任何一个门类的摄影都需要有诸多经验和知识,需要用大量的精力来学习、研究。而我却做不到,因为我既有建筑学和环境艺术方面的教学任务,又有不少的社会工作,我花在摄影的时间有限,另外,我真正集中精力学习摄影也仅是近几年的事,为了使自己在摄影上有点成绩,我必须考虑如何走好自己的摄影之路。对此原建设部宋春华副部长的摄影之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宋部长既是行政领导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无论是行政工作还是学术活动都会比一般人忙得多。但宋部长爱好雕塑也爱好摄影,在他的主导下长春市建造了世界雕塑公园,公园内聚集了大量的世界雕塑大师的作品。大前年宋部长赠送给我四本一套《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巨著,这套厚厚的巨著除了可作为珍贵的雕塑史料、城市设计史料外,同时还具有极高的摄影技术含量和艺术审美价值。我经常望着这套巨著猜想宋部长集中了对雕塑的爱好、摄影的技术、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知识,简言之,他是集中了他的长处做了他喜欢做的事。那么我在摄影不也可以效仿他的做法吗?我分析过自己的情况:我学过建筑,教过建筑设计,知道如何欣赏建筑的形式美,我教过建筑画,具有比较坚实的绘画基础,我搞过室内设计对室内环境的视觉感受敏捷,相反地我对人物、风景、静物等题材接触少、关注少,对这些题材美观的反应要慢一些,因此我认为我应该根据学过建筑的经历将摄影题材放在建筑上。建筑的风格非常丰富,有古典的、现代的等,我更喜欢现代建筑,所以我应将摄影题材集中在现代建筑上,而现代建筑的内容又十分庞大,因此我侧重现代四位建筑大师和普力兹克获奖者以及其他现代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作品拍摄,然后再结合我从事室内设计近三十年的经历使和室内空间感受敏锐的特点,更应该重点拍摄这些著名建筑师建筑作品中的室内空间。我拍摄安东尼·高迪、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杰弗里·巴瓦、菲利普·约翰逊、路易斯·巴拉干、贝聿铭、理查德·迈耶、丹下健三、戈登·邦夏、弗兰克·盖里、阿尔多·罗西、罗伯特·文丘里、阿尔瓦罗·西扎、槙文彦、安藤忠雄、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妹岛和世、伊东丰雄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位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二百多件建筑设计作品。我深信在拍摄建筑大师的作品上我已经积累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德国慕尼黑宝马车辆体验中心(蓝天组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慕尼黑宝马车辆体验中心(蓝天组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慕尼黑宝马车辆体验中心(蓝天组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慕尼黑宝马车辆体验中心(蓝天组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德国慕尼黑宝马车辆体验中心(蓝天组设计)室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在建筑摄影上我能取得一些成绩主要是坚持多拍、多看和扬长避短集中精力拍好一个题材的做法。最近《建筑与文化》杂志的召集人金凯生先生让我与贾方教授、沐川著名摄影师共同负责“建筑摄影”栏目我欣然应允,一是因为贾方教授、沐川先生都是摄影界的高手,我可以向他们学习不少摄影知识,二是因为我觉得通过这个栏目我可以向更多的朋友学到摄影知识,我也希望能为建筑与文化多做一些工作。